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哀莫大于心死。国亡能生存世界与否,全视此人心之死与未死。全国人心之死,则虽国家庞大之躯壳而终必亡;全国人心尚在,则虽弱而无可弱而必兴。今北京学生争青岛,为学界人心未死之表示。各省团体争北京学生被捕事,又为各界人心未死之表示。我国将来救国负担,全赖此一线未死之人心。”

——《人心之未死》,《申报》,1919年5月7日

材料二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一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1919年6月20日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五四运动的共同态度,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三   日本报纸关于“五四事件”的报道主题

新闻主题新闻来源地新闻内容来源报道倾向报道关键词
暴力排日北京、芜湖、汉口、常德、广东、上海、福州、济南驻外记者极力描述学生在活动中的暴力行为学生义和团、骚乱、暴行、猖獗、险恶
欧美指使长沙、汉口、上海、广东驻外记者将英美传教士、商人描绘成排日运动背后的阴谋家煽动家、传教士、鼓吹
中国背信弃义北京驻外记者、日本评论家日本单方面为中日友好做出努力,中国的排日表现令人失望捏造的、丑陋、日中友好、辞令
中国的反应北京、上海、天津等直接转载中国本土报纸的评论


(2)日本报纸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驳斥这些观点。
2020-05-2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②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3 . “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
A.“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
2017-07-12更新 | 15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