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的教育居多。不久后,其讲演的报告中“国家”“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北洋政府的腐败B.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甲午战争的爆发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 .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2022-05-15更新 | 128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1919年5月4日,陈独秀发文认为这是“公理不敌强国的时代”,是强权世界,同时他警告中国国民,要掀起“民族自卫主义”。陈独秀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基于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的爱国热情D.中国外交的失败
4 .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到北京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在店铺门张贴“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的揭帖;码头工人发出了“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的誓言。以上充分说明五四动
A.起因是反对君主专制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斗争中心始终在北京D.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梁漱溟在《国民公报》中说:“从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汝霖)章(宗祥)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作者强调
A.爱国与法治存在冲突
B.反思五四运动过激行为
C.法律要保护个人自由
D.学生爱国行为违背道德
7 . 新文化运动早期,西方被国人当成一个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唯一可能的行为标准来接受。1919年后,中国人民则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促成这一转变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一战及其不合理的战后安排D.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确立
8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19-01-20更新 | 92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B.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C.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D.发起者都是先进知识分子
10 .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学校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现场悬挂“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条幅。这场运动
A.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B.扭转了中国的外交弱势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