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9年6月7日,北京总商会的呈文中有警告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气兴奋,诚未可遏塞而致溃决。”随后,直系军阀吴佩孚致电时任大总统徐世昌:“如谓民气可抑,众口可箴,窃恐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大狱之兴,定招大乱。”这些主张(  )
A.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B.要求政府对“三罢”斗争让步
C.源于罢课学生遭到政府缉捕D.揭示了五四运动的里程碑作用
2 . 下表记录了五四运动相关史实。据表可知
阶段时间口号及表现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遭到镇压。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迫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担当领导B.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3 . “(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被迫向帝国主义进行交涉,巴黎和会的代表陆徵祥等竟不敢签字和约。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这一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孙中山的激情呼吁B.北京学生游行示威
C.陆徵祥的爱国热情D.人民群众大力推动
2021-10-13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0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备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精品学案

4 . 材料一:惟行至东交民巷口,公使馆方面以无中国政府执照不许通行,乃举代表数名,赴各使馆接洽,其他众学生等乃转而赴东城赵家楼曹汝霖宅内,警察等阻拦不住,拥入寻觅曹汝霖,曹已避去。当时学生举动非常文明,而因警察之干涉手段惹起学生之反抗,无意中将宅内电灯碰破,遂至宅内起火。

——《学生界之大风潮》,《京报》1919 5 5

材料二:是时章氏自公府宴会归,身穿礼服,正在曹宅,不防该生等陡然闯入。章氏急难逃避,遂被群众所殴,受伤甚重。群众因搜索曹氏未得,其中暴烈分子遂举火焚房。当时火焰冲空,人生鼎沸,曹氏邻舍家家闭门,恐惧不堪。当该生等在中华门齐集时,警察厅仅传知各区巡警注意所往,不料其有此种暴烈之举动也……旋经大总统传紧急命令,提署暨警察厅逮捕肇事首魁。

——《北京学生大骚动》,《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1919 5 5


(1)两则史料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内容有何异同?
(2)你认为导致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要全面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还需要补充哪方面的史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3月,埃及爆发了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4月,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印度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5月,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这些运动都
A.以民族文化来反对外来文化B.加剧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C.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D.瓦解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
2021-07-16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诗人余光中纪念蔡元培曾写到:“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作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

——摘自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到20世纪20年代初,各类工厂工人占总人口的%,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的工人,则要占到%以上。……陈独秀携《新青年》南下上海,思想更趋激进,他和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为阵地,大力宣扬共产主义。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在此地成立。……后于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会议,发表党的纲领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摘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婴孩洪亮的哭声”的导火线是什么?并简要概括20世纪20年代“闹醒的中国”在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望志路召开会议”的确切时间。仔细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会议”为何在上海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