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06-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边是民国时期出现的一份国内专电,根据内容判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2020-05-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2020-04-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4 . 清末民初廿年

材料一 :1901年——1911年的清王朝

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颁布“预约变法”上谕;

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具体负责变法事宜;

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教育、官制、刑律等各个方面,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1904年起,一些官员纷纷奏请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后采纳五大臣意见,实行“预备立宪”;

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1907年,各省发起请愿要求缩短“预备立宪”期限,速开国会;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九年后正式召开国会;

1909年,各省先后成立咨议局;

1910年资政院在北京成立;清政府将预备立宪期限从九年改为五年,定于1911年先成立内阁;

1911年5月,“皇族内阁”出笼

材料二   民国初十年的社会与政局

1912年,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稍后,规定新学校男女同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3月,“刺宋案”发生,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

1916年,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去,军阀割据;

1915年始,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五四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问题: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特征。
(2)归纳材料二反映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原因与影响的看法。
2020-04-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联不仅以其文学性、艺术性见长,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列这副对联中,它所指涉的历史事件是由何事直接引发的。上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下联: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巴黎和会D.华盛顿会议
2020-03-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如图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2020-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每周评论》曾呼吁“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当时中国人“站起来直接解决”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11-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9 . 如图为“贪食小犬死不足惜”的时人漫画,反映的时局是
A.护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改订新约
D.一二九运动
10 .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自有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话称赞的是
A.太平天国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