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
A.源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建立在王朝统治危机基础上
C.受到救亡意识的影响而催发
D.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
2 . 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
B.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
C.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
D.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
2018-09-08更新 | 179次组卷 | 16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
A.对人民大众的觉悟起了启导作用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019-06-13更新 | 13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唐山市河北乐亭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2017-12-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017-11-21更新 | 23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惟是兄弟曾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挽救国家危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然而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也好……一次次奋起,又一次次失败。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五四运动扭转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沉沦的发展趋向,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里程碑”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0 年 5 月,胡适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中谈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 成年的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胡适这段话是在
A.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B.认为学生运动得不偿失
C.指责巴黎和会外交失败D.反思五四运动时期社会风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指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了赵家楼后,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僻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屈尊判服罪。”以下符合梁漱溟观点的是
A.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曹、章罪有应得
B.学生的行动是错误的,曹、章有人身自由
C.学生的行动是犯法的,应该接受法庭的严惩
D.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行为上是犯法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