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A.思想启蒙推动了社会进步B.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
C.国民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D.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 . 1919年6月5日之前,上海租界报纸时常表示对学生运动的同情;但6月5日之后,便开始警告公众不要在租界发放传单,禁止上街游行,《北华捷报》更是将学生运动称之为“骚乱”。这一转变(       
A.推动帝国主义侵华阵营瓦解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运动方向的引导
C.折射出五四运动影响力剧增D.表明了列强对于社会剧变的强烈排斥
2023-04-06更新 | 1535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023-03-05更新 | 37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苏阜宁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毛泽东等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由此可知,他们的视角均聚焦于此时期(     
评价出处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这场民主主义启蒙运动,对下层社会群众思想观念的变迁是卓有成效的张曼《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2014年)
A.社会大众的思想解放B.西方思想的传播路径
C.北洋军阀统治的衰落D.传统思想权威的覆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代表英美法三国到中国来组织新银行团的拉门德,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侧面表明 (     
A.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转向民间B.五四运动推动了国民公民意识的觉醒
C.中国主要矛盾已变为阶级矛盾D.民众的态度可以左右政府的对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五四运动后,一部分先进分子认为,(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少数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不管对民主的议论如何激烈,依然只是一部分人甚至是少数人的民主;科学也不是单靠学院式的推理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快
B.五四运动将思想解放推向深入
C.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
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选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战争后能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曾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在傅氏看来,五四运动
A.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B.对广大社会民众进行了有效动员
C.唤醒青年学生对独立人格的追求D.体现知识分子对救亡之路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五四运动”是民国时期流行话题的分水岭。下表中流行话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力D.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2021-12-22更新 | 276次组卷 | 3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021-10-07更新 | 312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