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新中国”一词内涵演变历程

时段关键词
戊戌变法立宪民主、向外移民、新国民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国、法治、分权与制衡、新制度
五四运动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新文化、主义
国民大革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共十年对峙统一中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抗日战争中华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
人民解放战争和平、民主、团结、人民民主专政

——据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整理


阅读材料,围绕“新中国”一词内涵的演变提炼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2-05-07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7年,日本4家轮船公司合并为日清轮船公司。从上海到汉口之间航行的日清公司载运量,在1919年四月份为5552吨,五月下降为2157吨,六月份只有37吨,某一次航行载客仅五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高涨D.政局动荡不安制约商贸发展
2022-01-23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作人说,“五四”运动是民国以来学生的第一次政治运动,因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得了空前的胜利,一时兴风作浪的文化界反动势力受了打击,因此随后的这一个时期,人家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时代,其实是也很确当的。周作人认为
A.五四运动极大促进新思想的传播B.五四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
C.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D.新旧文化的矛盾得以基本解决
4 . 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列强尤其是日本极大的震撼。“5月5日的《大阪朝日新闻》发表了《排日学生暴动》等文章;6月7日的报道,更是将中国学生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这表明五四运动
A.体现了盲目的排外意识B.目标直指日本的侵略行径
C.彰显了空前的民族团结D.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06-22更新 | 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制订了《改造联合约章》,其第一条就是“本联合结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实行社会改造”。这表明当时( )
A.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B.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C.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D.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2019-06-08更新 | 10088次组卷 | 9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说:“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
A.导致了国家政权的更替
B.促进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导致了社会主导力量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民主精神
B.自由精神
C.科学精神
D.爱国精神
2018-11-23更新 | 18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咸阳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9 .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18-06-09更新 | 12594次组卷 | 15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