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代中国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波澜壮阅,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义和团虽然都是农民起义,但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不过从历史潮流的角度看,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但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材料三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

——费正清、邓嗣禹《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带有民主革命的性质”?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太平天国则比义和团有更大的进步性”。
(2)结合史实,指出辛亥革命的“很大不同”和五四运动的“时代烙印”。
(3)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0年5月4日,胡适撰文指出:“我们希望学生从今以后要注意课堂里,操场上,课余时间里的学生生活。只有这种学生活动是能持久又最有功效的学生运动。”胡适意在
A.反思五四时期社会风潮
B.指出五四运动得不偿失
C.阻止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D.赞扬青年学生爱国行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有机社会建设的序幕,紧随其后的应是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改造,但必须铲除中国的专制制度。真正的社会改造运动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以对自己言行充分负责的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该学者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使革命成为了社会变革的主流方式
C.成为新旧民主革命之间的桥梁
D.推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
2019-07-30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2019-05-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五四运动的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以往革命者,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千方百计动员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说明五四运动
A.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B.展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C.实现了民主革命的转折D.初步实现了运动斗争的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
B.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D.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
2019-05-22更新 | 17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课内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1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2019-01-30更新 | 78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理论界对五四运动有着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五四”精神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种观点认为,“五四”运动表现最充分、最强烈的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的启蒙是五四运动的精髓和真谛。这说明
A.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
B.阶级立场决定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
D.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时期,正在中国的美国人杜威曾把五四运动运动描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而五四运动的当事人傅斯年看到的,则是此时“中国算有了社会了”。可见两人都认为这场运动(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取得了反帝反封的完全胜利D.凝聚了中国人民
2020-1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