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启蒙为目标,以批判旧传统为特色的新文化运动,在适当条件下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运动时,两者便极易一拍即合,彼此支援,而造成浩大的声势。五四运动正是这样。启蒙性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不久,就碰上了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二者很快合流在一起了。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中。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摘编自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   法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在第三共和建立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法国自1791年至1975年曾三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两次建立帝制,两次推行共和制政体。在政党出现以前,法国已经存在着许多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并开展活动。18495月议会选举使法国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进一步壮大。直至第三共和国(18751940)成立初期,法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是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发挥作用。正是由于各政治团体和派别组织在选举中通过角逐所形成的政治格局巩固了第三共和国民主共和制度,推动了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第三共和国成立后,现代意义的政党及政党制度得以在法国确立和发展起来。自此,法国不断变化的党派格局,不仅构成了法国政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决定了法国政治演变的根本走向。议会制导致了第三、四共和国时期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格局及政党制度的形成。反过来,这种政党制度也影响着第三、四共和国政权结构的演变。

——摘编自张忠、陈应珍《法国政党制度与政体演变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体现出的主要精神,并简析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很快合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政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法国政党制度与第三共和国之间的关系。
2022-07-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七高级中学(长安区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时期宗教、迷信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法国教育的世俗化逐渐推进,由于上流社会女性活跃于法国政治文化中心,女子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的观点受到抨击,女子教育得到发展。如诺亚尔学校重视逻辑思维训,圣西尔学校关注女孩的健康与卫生,除此之外新思潮碰撞的场所——沙龙,也是女性接受非系统教育的地方。到18世纪法国女性识字率上升至45.3%,但是不同阶层女孩受教育程度不同,如18世纪巴黎地区入学女孩中,来自军官、商人、手工业者比例最大,农民阶层的女儿入学率微乎其微……19世纪以来,女性要求获得受教育权的抗争一直在持续,直到狄律依法案确定500人以上的市镇女子可以获得免费义务教育,卡米耶法案确定了中等教育向女子开放。19世纪80年代,法国一些大学向女子开放,女子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期且曲折的过程。

——摘编自曾咏柳《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近代女子教育不再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使妇女具有独立人格,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民女性获得求学的权利,改变了“贵族式”教育的模式。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女子与男子在教育上当然绝对的平等,要是不平等,就不得谓之平民教育”。此外为了解决入学期间的经济问题,又发展出了女子工读活动,一些妇女还得到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不仅影响“留法学界”,而且“影响华人在世界之地位”。五四时期的教育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封闭的家庭,开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贾任军《五四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法国女子教育的特点,并分析该时期女子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女子教育的历史意义。
3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2022-02-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