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2 . 1914年至1919年,上海工人共举行85次罢工。当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各厂工人纷纷罢工,并宣称:“吾辈数十万人,愿牺牲生命,为学界商界后援,与野蛮的强权战。”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②马克思主义已深入工人群体
③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推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022-04-2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南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大事记

时间事件
1月18日中国代表顾维钓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山东是中国领土,战败国德国应将其山东的一切权利直接交还中国”。
2月28日南北和平五次会议召开和谈陷于僵局。
3月31日陈毅、李富春等26人赴法勤工俭学。
4月6日《每周评论》刊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文章。
5月2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
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向天安门广场集中时和警方发生冲突,从而爆发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
6月3—7日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发生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运动
7月6日张作霖借日军力量称霸东三省。
8月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9月李大钊在本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完整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9月25日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开学。
1月12日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
本年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女性流行一种短衣长裤的着衣时尚,服装逐渐西化。

——据吴晓波《跌宕一百年》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解读上表中的主要历史现象。(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现象进行解读,须全面准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呈现的是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认识(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这些认识(        )
时间对五四运动的不同认识(部分)
“五四”后期陈独秀、李大钊基本上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政治运动”分开来谈,希望将五四运动提升到政治运动利社会革新运动的高度来认识。
胡适使用“中国文艺复兴”来描述五四新文化运动。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五四运动”明确定性为“反帝反军阀”的“民族革命运动”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国民党人把“五四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
大举命失败后从1930年代末开始,毛泽东以论证“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批判山五四运动激起的“游行”“集会”等“直接行动”的政治参与方式,并以此告诫当前的青年学生,限制他们干预政治。

A.没有超出史学问题的研究范畴B.取决于现实的政治与文化斗争的态势
C.表明至今没有形成权威性认知D.说明五四运动的真实面貌已难以辨认
2020-03-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练(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五四运动的定性进行历史解读,有助于加深理解五四运动,也有助于加深理解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5月4日,狭义上的五四运动,即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权益的丧失而爆发,延至1919年6月28日结束。它的爱国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

胡适曾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而胡适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五四运动之间“求同存异”而回避的两者的诸多差异,也在以后凸现出来,造成一些逻辑难题。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复古运动,而中国五四运动则建基于革新反复辟。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指出这种提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性质的多种提法,分别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8-03-25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