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2020-12-26更新 | 271次组卷 | 77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维护政局稳定
B.进行革命动员
C.建立统一战线
D.培育国家认同
2018-05-08更新 | 5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主要是强调
A.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奠基作用
B.它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工人阶级和学生的先锋作用
D.它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020-01-25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在五四运动中讲演的题目有《青岛问题》《山东与全国之关系》《日本的野心与中国救亡的关系》等。这说明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山东问题是五四运动导火线
C.五四运动的实质是反帝救亡D.北大成为反帝运动的主阵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C.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018-11-13更新 | 376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李泽厚先生谈及五四运动说:“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知识者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一切。”这说明
A.中国人民亟待自由民主思想
B.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C.救亡图存是运动的主要目的
D.中共领导是运动胜利的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
A.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2019-05-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   观察分析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四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又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6月3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
A.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B.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
C.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019-03-17更新 | 179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