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6月3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从稚嫩到成热、从弱小到强大,一次次遭受挫败,一次次カ挽狂潮,一次次浴火重生。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使处于幼年时期的党猝不及防,遭到惨重损失。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压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顽强地战斗。…1934年10月,由于“左”倾错误,中央根据地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南方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这次严重失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国革命再次濒临绝境。最终,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之后敦然奋起,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新局面兴起。

——摘编自何教亭《中国共产党95年来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新特点,并概述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做出的主要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19年6月5日,上海租界内的中国商店全部关门,并且在商店门口张贴上了“不释放学生,本店不开门,这不是暴动而是商学一致”的标语。这说明
A.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商人已成为斗争主力
C.反帝力量走向联合D.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4 .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打倒蒋家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9年5月,英国驻华公使与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陈箓举行会谈时,不断询问何时重启“西藏问题”的谈判,陈箓答复“因青岛问题,已引起国人对领土问题注意,西藏事务,恐难办理。”此后北洋当局以“政府无权变更领土”一再拒绝了英人的无理要求。这表明
A.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五四运动决定政府外交决策
C.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进一步发展D.北洋政府外交政策的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C.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2017-12-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历史期末强化练习题
8 . 五四勇士提出诸如:个性解放,人权,民权,女权,婚姻自主,男女平等,思想、言论、学术、集会、游行自由,均富,知识分子与商人、工人、农民结合,普及教育,发展独立的新闻和文学出版等等,不仅把民主精神提到了崭新的高度,而且给民主赋予了新的内涵。材料中“民主的新内涵”是指
A.青春与科学知识、爱国进步、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B.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C.高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敢于牺牲、勇于献身的战斗精神
D.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020-07-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人指出,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这一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共成立D.国共合作
2021-0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学者认为,“五四”之后涌现的高潮,并非是爱国救亡,而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社会改造。“无中生有地造社会”,在国家之外建一个自发自主的、有组织的社会,成为20世纪2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共识。这说明互四运动
A.重新构建了社会核心价值观B.激发了国民责任意识
C.迎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D.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