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0年初,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始深入京郊的农村、工厂,向农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尝试建立工会。这一现象
A.由俄国十月革命导致
B.开启青年学生参政先河
C.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D.暴露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他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指
A.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特点
3 . 有学者在研究某次运动时说:爱国主义是其精神源泉,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下列关于此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019-03-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调研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引发了近代某个重大事件。该事件后

A.中国社会改造出现了重大转机
B.中国民主革命发展已山穷水尽
C.民主革命开始获得更广泛的外援
D.消除了国人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19-02-26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5 . 对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至1919年)发展基本历史发展脉络的概括,下列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建立民主共和,清除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郑超麟回忆:“中华民国八年……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C.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2017-12-07更新 | 17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历史期末强化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依据包括(  )
①彻底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
10 .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2016-11-27更新 | 127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