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耸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浮雕再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下图为其中六幅浮雕(局部)。



从以上浮雕再现的相关史实中选取任意一个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为它编写一段简介。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意义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起着先锋队作用的青年知识分子,而且有极大热情的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农民群众。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表现的爱国主义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1)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中国人民“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3 . 殖民扩张

材料一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有关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

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三   我们满怀义愤和民族情感对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已经作过无数次的谴责,批判、声讨……它裁决了历史上的正义和非正义。但是,伦理观念只能说明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用,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炼材料三中的观点,综合材料及所学对其进行评析。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0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此材料是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节选。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五四爱国运动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江苏苏州·期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以至国民革命时期,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纪念给予高度重视,实现了五四纪念的奠基,并以话语自觉不断赋予五四纪念以新的意义,形成一套纪念的体系,不仅传播了革命思想,还发挥出民众动员的效用。在五四纪念的起始阶段,已形成以政治、文化双重语义来阐释五四运动的共识,即以“爱国运动”“救国运动”指称“政治五四”,以“新文化运动”言说“文化五四”,这种双重语义合流交融态势影响并奠定了其后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的基本底色。

1919年5月,陈独秀将五四运动视为“国民爱国自卫”和“觉悟”的体现,1919年10月,李大钊强调五四运动系“排斥侵略主义”,并不只是爱国运动,“实为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因此,激发青年热情,“复活五四精神,到民间去”,动员民众走社会改造之路,便成为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纪念五四运动的“新意义”。

1925年4月,青年团中央在号召学生筹备五月纪念周活动时,将五四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并提出“继续五四运动的精神,组织整顿学生会,反对反动思想与腐败教育,到劳动群众中去,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此后,“民族运动”“民族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话语在五四纪念中渐趋火热。

——摘编自霍新宾《中国共产党早期五四纪念及其内在理路》


(1)据材料指出,与早期共产主义者相比,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纪念有何新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分析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1925年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怎样的时代追求?据此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2022-01-23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政治:革命的征程(1919-1936)(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首先是以孔子、孟子及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贬"神"重"人",以"神"代"人",在思考对象和思考重点上由天地鬼神开始转向人事。孔子提出∶"仁者,人也。"孟子对"民贵君轻"的议论,对"士"群体客观价值和主体人格的强调,较之孔子道德人学的"中庸"特色,显露了更多的平民性和进步性。荀子则认为人具有高于自然的特质,即"人最为天下贵"的关键在于"人能群",即人懂得合群之道,而"合群"是人类"胜天"的前提。

——摘编自梁艳《中国古代社会的个性解放之路》

材料二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追求人的解放,目的是要为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和国家奠定基础。他们倡导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动机在于振兴中华,使之自立、自强于世界,其"个人的觉醒"只是"民族的觉醒"的曲折表现。知识分子们通过"新国家""新社会""新民族"的实践理论,将个性解放与民,族复兴,社会解放联成一体。在启蒙学者看来,建立在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儒家伦理的要害就在于无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尊严,使个人沦为族权、夫权、皇权的附属物。因此要实现文化的重建;就必须彻底批判家族主义。五四时期启蒙学者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的人生理想,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儒、佛、道生命体验和超越意识在五四时代的交汇回响。

——摘编自李桂梅《试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的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先秦时期儒家关于个性解放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个性解放思想的特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3月,当中国共产党所支持的中国青年联合会在延安成立的时候,决定把54日定为“青年节”。全国各地许多机构都纷纷接纳了这项建议,国民政府也曾予以接受。1940年《中央日报》刊发社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当时学生的一个爱国运动;是全国青年一致团结的救国运动”。19444月,重庆国民政府却把同为青年发动,但与国民党历史更紧密的黄花岗烈士殉难日,即329日定为“青年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重新把54日正式定为“中国青年节”。自此以后,双方都坚守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五四”。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国民党为什么调整青年节日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设立中国青年节的文化意义。
8 . 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途。阅读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事件
54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
57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8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9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23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525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3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4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敕北京被捕学生
65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10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28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强化了把五四作为启蒙运动的认知方式。他们认为,五四文化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最伟大的启蒙运动。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注:此处五四运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实,并归纳其性质。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评价五四运动?结合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相关史实,简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
2021-11-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提分小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何谓民族意识?有学者解释说:“民族意识,乃人民能巍然雄立于宇宙之要素,亦曰民族自觉。简言之,即民族自知其为民族之谓。”……在近代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即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五四运动期间民族觉醒意识的升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意识的全面高涨。

——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材料2   



依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2021-11-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战争后能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