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强国。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不言而喻,1919年的伟大思想浪潮是由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北京大学已成为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时,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思想,这种进步风气很快推动了语言改革运动。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的侵略,爱国民众日益关心国家的命运。军阀们为了私利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19年山东问题的纠纷,使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达到新高峰。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重大打击”及“自强运动”历史事件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伟大思想浪潮”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归纳其成因并指出其精神的内涵。
2021-05-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意识的反思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突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图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军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的飞跃

材料二   这场运动以其浓烈的爱国情感而迅速及全国,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随即演变成场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它不仅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卖国反动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以其史无前例的广泛性、深刻性促使了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覚醒》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高涨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摘编自郑大华《中四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党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促使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3 . 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教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中华民国初年混乱不堪的糟糕实践,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破产。救国救民需要新的思想武器,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俄国。……五四运动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世界革命格局的新形势下,发生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情况下,这就使中国革命的属性内涵、斗争特征、发展趋向都发生新的变化。……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先进性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仁人志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
4 .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天良,誓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改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

——《孙中山全集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材料二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及其对孙中山的启发,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五四运动性质的认定及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意识的觉醒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道路上不可缺失的重要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强国。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既是肯定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材料三 不言而喻,1919年的伟大思想浪潮是由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北京大学已成为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时,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思想,这种进步风气很快推动了语言改革运动。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的侵略,爱国民众日益关心国家的命运。军阀们为了私利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19年山东问题的纠纷,使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达到新高峰。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重大打击”及“自强运动”历史事件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中国遭受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思想有什么进步之处?这种进步因哪一战争的失败而引发?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实现国民拥有政治权利的途径。
(3)材料三中“伟大思想浪潮”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归纳其成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立足时代背景,认清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是客观领会和全面践行“五四精神”的前提。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说到五四精神时,意见并不很一致。这种不一致也涉及对五四运动范畴的认识及对五四运动所反映的历史本质的认识不一致等方面。如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只是单纯偶发的学生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或其他任何因素完全无关。”(杨亮功《“五四”一甲子》,1979年)也有学者持与此相反的意见……认为应是从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期间发生的文化思想变动和社会政治变动,是这两方面变动相互交叉推进的一段历程。(李长之《迎中国的文艺复兴》,1944年)……从这种认识出发,则对五四运动的价值取向,不仅有政治方面的,也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尽管人们对五四运动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因而对五四精神的认识也还不一致,在某些方面甚至大相径庭,但有一个基本点是有共识的,即五四运动是爱国的……爱国主义无疑是五四运动一面鲜艳的旗帜。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论五四精神与祖国统一》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学者对五四运动认识分歧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史实,列举“五四运动是爱国的”论据。
(2)据材料,概括指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间的关系。你认为哪一种关系符合客观历史?试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7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材料二: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的条件。
(3)材料三中的“会址”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