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以至国民革命时期,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纪念给予高度重视,实现了五四纪念的奠基,并以话语自觉不断赋予五四纪念以新的意义,形成一套纪念的体系,不仅传播了革命思想,还发挥出民众动员的效用。在五四纪念的起始阶段,已形成以政治、文化双重语义来阐释五四运动的共识,即以“爱国运动”“救国运动”指称“政治五四”,以“新文化运动”言说“文化五四”,这种双重语义合流交融态势影响并奠定了其后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的基本底色。

1919年5月,陈独秀将五四运动视为“国民爱国自卫”和“觉悟”的体现,1919年10月,李大钊强调五四运动系“排斥侵略主义”,并不只是爱国运动,“实为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因此,激发青年热情,“复活五四精神,到民间去”,动员民众走社会改造之路,便成为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人纪念五四运动的“新意义”。

1925年4月,青年团中央在号召学生筹备五月纪念周活动时,将五四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民族运动的发端”,并提出“继续五四运动的精神,组织整顿学生会,反对反动思想与腐败教育,到劳动群众中去,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口号。此后,“民族运动”“民族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话语在五四纪念中渐趋火热。

——摘编自霍新宾《中国共产党早期五四纪念及其内在理路》


(1)据材料指出,与早期共产主义者相比,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运动的纪念有何新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分析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3)1925年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怎样的时代追求?据此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2022-01-23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教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中华民国初年混乱不堪的糟糕实践,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破产。救国救民需要新的思想武器,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俄国。……五四运动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世界革命格局的新形势下,发生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情况下,这就使中国革命的属性内涵、斗争特征、发展趋向都发生新的变化。……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先进性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仁人志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天,是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与劳动界的五月一日,有同一意味”。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各种宣传社会主义的新刊物和各种由青年人组成的社团纷纷涌现。据统计,“1920年全国各地新出版刊物猛增至400多种”,“1920年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从1919年到1922年先后有30多种马列经典著作译成中文”。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

材料三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如俞秀松“改名换服”,到厚生铁工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并帮助陈独秀组织机器工会。


(1)材料一中的“这一天”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三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一历史事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