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国共合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系我创立之民国唯一之政党,而共产党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等主义之学者有志一派。国民党员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则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之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由此可见孙中山(  )
A.反对国共合作B.信仰“列宁主义”
C.尚未把共产党平等对待D.主张国共党外合作
2 . 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由此可知,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A.鉴于政党政治受挫的现实B.说明其转向社会主义探索
C.抛弃了资产阶级政治立场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8-28更新 | 83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永通班)历史试题
3 . 1926年冬,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让国民党右派感到害怕,他们开始不断排挤中共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部分中共领导人却不断妥协退让,针对此形势,周恩来主张共产党应独立领导工农群众斗争,实现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其意在
A.采取联合斗争策略,保证无产阶级领导
B.纠正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领导工农群众斗争,推进国民革命运动
D.回击国民党右派对国民革命的破坏
2022-07-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旨在
A.捍卫革命事业的正确方向B.强调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
C.分析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D.全面评价孙中山历史贡献
2022-04-21更新 | 582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5年10月,北京、武汉等地200多个团体召开了国民关税自主运动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12月,在各界舆论压力下,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在关税特别会议上态度突然变得强硬,迫使对方做出让步,基本接受了中国提出的草案。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     
A.北京政府外交策略得当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D.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6 . 1924年2月,孙中山表示,我们对于中国的前途没有悲观的必要,在三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未亡,原因就在于民族精神传承不灭,这是中国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力量。这反映了孙中山
A.对推翻帝制的强烈信心B.对民族复兴的积极心态
C.对革命后继无人的忧虑D.对民族精神的重新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