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长江中游地区的重镇武昌,明代曾修筑起高大的城墙;1919年,众多名人士绅从经济发展考虑,要求拆除武昌城墙,因争议较大而搁置;北伐战争中,高大的城墙给国民革命军造成重大损失;北伐胜利后,拆城工作迅速展开。武昌城墙拆除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近代城市化快速发展B.封建帝制被彻底推翻
C.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社会风俗已全面改良
2022-05-05更新 | 263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吴玉章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说:“去年以总理逝世,各地民众参加追悼会者,人山人海,尤为本党势力深入民众心坎之绝大机会。”由此可知,当时的国民党致力于(       
A.创建革命统一战线B.筹建南京国民政府
C.进行广泛社会动员D.推动国共合作形成
3 . 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为此他
A.策划了广州起义B.建立了黄埔军校
C.团结了粤系军阀D.领导了北伐战争
4 . 毛泽东曾在1926年发出号召:“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这表明此时的毛泽东
A.反对城市中心论B.动员民众进行土地革命
C.注重根据地建设D.已认识到农民的革命力量
2022-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
A.在农村地区力量较为薄弱B.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C.调整策略以适应北伐需要D.集中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
2021-06-15更新 | 1286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在此期间,运用“主义”也被认为是北伐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一种认知下,孙传芳标榜“三爱主义”,张作霖提出“四民义”,连山东军阀张宗昌亦公开表示赞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上材料说明
A.三民主义被普遍接受B.北伐促进三民主义传播
C.三民主义被军阀接受D.三民主义理论系统科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军施行“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曾国藩挑选统领,统领挑选营官,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士兵。曾国藩一般是从同乡、师生、友朋、同学中挑选将领及幕僚,他手下将领同样如此。曾国藩热衷于向士兵灌输儒家思想。他以礼义忠信为本,制定严格的军事纪律。湘军待遇远优于绿营军。营官每月工资是50两银子,这个工资水平相当于朝廷

从一品的高官。湘军在编制方面,以营为基本单位,分为水、陆两师,装备火器与冷兵器各半。火器中洋枪洋炮部分外购部分自主制造。

——据王盾《湘军史》等

材料二   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之基础。19241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军校主要设政治、教授、教练等部。政治部主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教授部和教练部(后合并为教育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学与训练。一批苏俄专家直接参与军校的筹建和顾问工作。1924年,黄埔军校教导团成立。教导团效法苏俄红军,实行党代表制度。军校规定所有员生均需加入国民党,学员必须同时受军纪和党纪的约束。军队党化,破除了过去军队私有化的许多弊端,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湘军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的建军思想与湘军的不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