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1927年,李立三、刘少奇等人领导和组织了汉口30万人反英示威大会,会后举行示威 游行,高喊着“打倒帝国主义”、“收回租界”等口号,向英租界挺进。与这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武昌起义爆发B.北伐战争顺利推进
C.国共合作破裂D.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2 . 以下是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人民、国民政府、国民军,联合起来消灭直奉卖国军阀”“为民众争自由而战”“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城乡政权归人民”。这些口号(     
A.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B.反映出国共合作成效显著
C.说明中共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D.促进了民众思想的大解放
3 . 1924年,广东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到1926年5月,广东有农会组织的县由14个扩展到61个,增长了约3.36倍,会员由18万增至62万,增长了2.44倍。1926年底到1927年上半年,两湖农民运动迅猛发展,而广东农民运动却停滞不前。这一现象说明(     
A.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B.革命形势发展影响了农民运动
C.中国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得以扩大
4 . 到1927年3月底,全国已有5个省(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成立了省农民协会,两百多个县成立了县农民协会,有组织的农民达915万人。他们在政治上打击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经济上除减租减息外,还普遍开展平粜、阻禁谷米运动。据此可知(     
A.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B.中国共产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实现国共合作成为当时社会共识D.国民党已经逐渐失去对农村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27年1月刊行的《中国农民问题》中记载:"我军人湘而后,平江、浏阳诸役,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使我军不至陷于逆敌伏军及地雷之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武昌起义的爆发B.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D.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2022-02-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建党初期,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员好站在“革命大义”的高度论理。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在宣传中突出“民族解放”的主张,尽量不使用“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口号。这种变化表明
A.工人运动的水平有待提高B.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入
C.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有限D.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
2022-01-22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22-01-20更新 | 233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地图是见证历史的载体。与下边地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护国战争D.二次革命
9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要求“加紧地在农民之中工作”“以建筑工农革命联合的基础,而达到国民革命的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当时,这一要求的提出
A.目的在于响应国民大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B.表明中共探索出了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C.说明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
D.为中共获得国民革命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2021-12-19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安徽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4年以来,国民党在“民族革命”的旗帜下联合国内外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国民政府在北伐中凭借军事胜利和群众运动,收回了九江和汉口的英租界,又迫使列强接受对关税主权的谈判。此后渐渐形成了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思想,预计将列强在华的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等逐步收回。

中东铁路由沙俄在中国东三省修建,可以大大缩短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的运程并有效控制东北。国共关系破裂后,蒋介石认为此时的苏联政府处于列强包围和与民众关系尖锐对立之中,不大可能因为中国强制收回中东路发动战争。故而力促东北地方的张学良“收回中东路主权”。1929年7月,张学良素来痛斥红白两大帝国主义(苏、日)对东北的疯狂渗透,遂派东北军占领中东铁路,并将苏联在沿线的一些机构查封。对此英法美等国表示难以接受,日本一直将满蒙视为其核心利益也建议各国:反对中国单方面废止条约权利。在国际舆论的支持下苏联态度顽劣,斯大林派遣苏联红军入侵东北攻打东北军,中方一败涂地。国民政府不得不表示,中东路的局面按苏联的要求恢复到事件之前状态。

——摘编自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24-1931年间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成败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苏联对国民政府“革命外交”所持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021-12-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私立启明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