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描述了中国近代的一件大事。漫画中有“北伐、南征”字样,两个漫画人物身上的文字是“吴河南、孙江苏”。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清王朝腐朽统治B.使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C.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D.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2 . 如图是某一个时期的宣传漫画,作者把蒋介石描绘为赤焰熏天的“赤魅”形象。下列对如图反映的历史时空阶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评价相符的是
A.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B.基本上摧毁了反动军阀的统治
C.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全国统一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 . 如图为1926年12月的《北洋画报》发表的题为《国民党之饵》的漫画,该漫画折射出

A.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B.北伐战争动员工作不足
C.民众积极参与国民革命D.国民党人注重政治宣传
2020-05-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侧时事漫画.《革命歌声》,画中一农民正手举锄头“锄”向帝国主义和军阀;帝国主义吓得趴在地上,军阀倒在他身上作 惊恐状。对该漫画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农民开展土地革命B.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C.北洋军阀统治覆灭D.农民大众支持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漫画评论家黄茅曾说:“热情的青年漫画家投身到革命军的队伍,随军由粤出发直入湘鄂诸省,参加实际的战斗生活,直接发挥绘画配合作战的效能。他们印刷大量印刷品和画报,《国耻画报》《反帝画报》等都是当时的产物。”材料中的现象最有可能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正在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农民庆祝北伐的胜利B.革命主力已发生转移
C.国民革命运动影响力较大D.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
2020-05-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 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一副时事漫画.题为《革命歌声》(漫画中的文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反映的革命运动走向高潮的标志是
A.武昌起义B.国民党一大C.北伐战争D.渡江战役
2020-09-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两幅图是江西、广东农民协会的宣传漫画《怎能受那许多人的吸吮》和《快乐的聚宴呵》。与漫画主题对应的斗争要求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要种族不灭,惟抗战到底”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画中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反映了

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
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
D.中共武装反抗美蒋新军阀
2019-03-31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
A.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C.中共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
D.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