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如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口号
1922—1925年“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年“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年“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年“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年“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
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2 . 据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农民部的统计,在全部农村人口中,有百分之五十五(一亿八千六百万人)是无地的佃农、雇农、游民,有百分之四十五(一亿五千万人)是有地的。在有地的农户中,土地占有情况见如表。这种现象反映了
A.封建土地关系仍占据主要地位B.无地人员成为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
C.土地拥有者是民主革命的对象D.国民大革命解决了土地集中的问题
3 . 据表,农会会员人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省份1926年6月1927年6月
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会员人数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64776666.07000007.6
湖南381503.9451714049.4
湖北41200.4250260027.3
全国9814421009153039100
A.革命形势发展推动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两湖地区土地革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革命力量进军路线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C.国民党“围剿”红军D.红军改编北上抗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设置了领导农民运动的专门机构并规定其职能和任务。从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还在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为广东提供了一批开展农民运动所急需的指导和宣传人才。国民党的上述做法旨在
A.践行“扶助农工”的政策B.提高农民的革命意识
C.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D.推动国民大革命开展
2020-10-15更新 | 2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到1927年二三月间,全国工会会员由北伐战争前的120万人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的工会组织都建立了工人武装纠察队,直接支援了北伐战争。其中,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配合了北伐军进军上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表明
A.北伐战争消灭了军阀统治B.工人阶级是北伐战争领导阶级
C.国内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北伐战争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
2020-03-13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开设“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课程,宣传革命思想。这说明当时
A.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C.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
D.革命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认为:“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便成了第一等重要的问题……不仅是广东作军事的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路线必经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中国的潮流已渐由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而近于开始准备武装群众的时期。”根据上述材料,对北伐战争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C.广东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
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2019-05-16更新 | 159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
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
绥远32008%3%80%
湖北187763.1%2.3%8.9%
广东1500021.2%20.1%39.1%

上表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C.实行了土地革命的政策D.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北伐军誓词

材料二   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   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这路人是哪里来?西北边区陕甘宁。军民要齐心,救国打先锋,这一个主张全国都响应,今番渡得黄河来,誓把敌人消灭净。

——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


(1)据材料一,指出北伐战争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取得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革命存在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