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黄埔军校学生除了必修的军事教育课目外,还要学习国民革命论、社会主义运动、经济学概论、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农民运动、帝国主义剖析等课程,开展社会实践。这突出反映了
A.受苏联影响大重视反对帝国主义B.国共两党联合培养军事人才
C.孙中山重视军事和实践教育并举D.尝试培养革命军的骨干力量
2 .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新三民主义是此时期的旗帜(   )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C.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关于绅士阶层的集体记忆诚然如天渊之别,如表所示

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使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革命的火焰”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 . 某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按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粮秣兑换券》,图片中有“蒋中正印、周恩来印、中华民国十五年印”等内容,从图片可以推理出的正确信息是
A.武汉南京已被北伐军队攻占
B.黄埔军校粮秣实行统筹供应
C.上海已出现职业化军事学校
D.国共共同掌握政府经济命脉
8 .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下表是部分地区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情况。对下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南方地区革命形势的开展明显好于北方
B.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会会员迅速增加
D.农会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内容
9 . 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这表明中共
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
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革命思溯风起云涌的年代,有学者通过对北平人力车夫的调查显示,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无产者居然有半数不赞成革命,而他们正是革命要解放的对象。这种状况表明
A.革命脱离中国社会实际B.底层民众普遍排斥革命
C.近代改良思想影响广泛D.革命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