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2018-06-01更新 | 88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文科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3 . 在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罗易就土地革命问题出现烈的争论,一个主张“土地革命广出论”,一个坚持“土地革命深入论”,结果导致中共中央在革命紧急关头无所适从此次会议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B.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有限
C.中国革命学习苏俄式的经验
D.国民大革命已延伸到农村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

材料二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主题,其中1924—1927年处应该填写
A.星星之火,力挽狂澜B.国民革命,分道扬镳
C.抗日烽火,救亡图存D.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2020-04-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
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
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
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
D.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图为某人的日记节选,时间为1927年1月,此人最有可能是
A.陈独秀B.毛泽东
C.蒋介石D.孙中山
2014-08-0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高考冲刺卷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