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佩孚的势力被歼灭于两湖,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也被打败,最近张作霖又在河南败绩。革命胜利的原因,当然不在某某总司令某某军长的善战,亦不在某某领袖的善于外交,而在于革命得到中国人民之极大多数的赞助,尤其是工农群众的努力,并且有各种被压迫阶级因反抗一切剥削而团结的坚固的革命联盟。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摘录)(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材料二国难日亟,时不我待,本党为国忠诚,可矢天日。诸先生热心为国,定能允许本党之请求,使全国民族御侮救亡之统一战线从此实现也。我辈同为黄帝子孙,同为中华民族儿女,国难当前,惟有抛弃一切成见,亲密合作,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谨此电达,伫候明教。并致民族革命的敬礼。

——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

材料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015年5月2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革命胜利”的最大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全国民族御侮救亡之统一战线”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3)与材料一、二相比,指出材料三“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并概括“统一战线”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政协制度为代表的统一战线在新时期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探讨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成功的主要因素

2 . 据1927年11月统计,中共党员的数量由中共五大召开时的近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工会和农民协会到处被查禁、解散,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其背景不包括
A.日军发动侵华战争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C.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D.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3 .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反帝反封建,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国共合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又是怎样破裂的?中共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教训?
(2)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主要背景是什么?初步形成合作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国共合作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3)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什么?
2019-03-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大成高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击。这反映出(  )
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B.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国情
C.中共中央出现严重右倾错误D.共产国际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
2020-06-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6 .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从某个角度说明
A.陈独秀犯右倾错误的原因
B.苏联更倾向于支持国民党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
D.苏联反对意识形态革命
7 . 历史价值观的变化决定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评判标准和视角的变化,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由严厉批判到极力称赞,而蒋介石对太平天国运动却由肯定到大力批评。二者对农民运动褒贬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国共合作形成B.农民运动的高涨
C.政策导向需求D.民族主义成主流
8 .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百年来农家百姓对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湖南某农村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初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材料三   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运动?革命的结局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人民的这一愿望是否可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A.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B.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10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额和组成的变化是民主革命特定阶段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导致表中党员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的屠杀政策
②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③南昌起义直接促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农民阶级已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