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发生了伟大的飞跃。在反思以往革命运动失败的基础上,他说:改组国民党,使其“掌握政权之中枢”,“盖惟有组织、有权威之党,乃为革命的民众之本据”。“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在肯定“平均地权”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称国民党“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有别于以往革命运动对“新军”和“会党”力量的重视,他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这些思想飞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形势。

——摘编自张玉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期间的思想飞跃》

材料二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革命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广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毛泽东在军队中实行的诸如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支部建在连上、设立政治委员等重要制度,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意义。
2 . “中共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各种政策主张和法令、法规之所以能够在乡村中顺利地得到推行……乡村苏维埃功不可没。1930年至1933年底,大批受难的民众从国民党统治区逃往苏区,就最明显不过地反映了底层民众对苏维埃制度的认可。”这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政权建设效果显著B.粉碎了国民党五次围剿
C.思想建党原则形成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 . 在第三次“围剿”时,何应钦曾说:“各地为政的人,往往不着力于改善农工生活,甚至听凭贪污土劣去摧残他们。试想一般啼饥号寒的人,有苦无从告诉,再加上一部分不良军警的骚扰、官吏的剥削、党部的因循,自然而然逼着他们走上土匪的道路。”这从侧面反映出(     
A.反“围剿”斗争群众基础广泛B.国民党将改变“围剿”策略
C.“围剿”行动将改善农村面貌D.国民政府注重改变农民生活
4 .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A.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D.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元年间,唐朝达到盛世,但从均田制等制度层面看,也开启了衰败的肇端。《新唐书·食货志二》指出:“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宋人刘怒认为:“魏、齐、周、隋,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唐朝官员队伍增长速度又特别快,贞观初期朝廷正式官员仅643人,到开元时已增至18000多人,天宝年间,均田制最终走向了崩溃。

——摘编自陈忠海《唐朝均田制的兴与衰》

材料二:通过对上一阶段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总结,中共“六大”会议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以及《农民问题决议案》,对1927年11月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来实施的“没收一切土地”政策进行了改变,进一步制定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只“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摒弃了1930年以前共产国际的意见和苏联“土地国有”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将“土地国有”发展为“土地农有”,经过各根据地的实践,最终于1931年春解决了地权问题,标志着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初步形成。这条路线可概括为“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摘编自黎林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均田制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1年土地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土地政策对当代制定土地政策的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8月底,鄂豫边特委召开松树岗会议,提出没收豪强地主的土地财产,按人口分给贫农、雇农,自耕农的土地不动。富农的好土地没收,不反动的小地主分给坏土地。1929年,鄂豫边召开联席会议,宣布“要使党的土地革命纲领深入到人民中去,以提高群众斗争情绪与决心”到1930年底,豫东南桑城有103个乡12万多人,新县19万多人分得了土地。在土改实践中,各级政府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与地主作斗争,使他们成为土改运动的主动的生力军。

——摘编自《豫东南土地革命战争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鄂豫边土地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鄂豫边土地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武装起义相继失利,说明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十月革命模式在中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既不简单否定十月革命道路模式,也不盲目迷信“本本”,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这体现出在“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的前提下,
A.必须坚持“城市中心论”和来自外国的经验
B.在“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同时同国民党合作
C.注重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D.在独立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发动工人运动
8 .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柴米油盐都想到,问寒问暖情义重……”20世纪30年代革命战争时期,这首《苏区干部好作风》歌谣,在苏区上下广为传唱的主要原因是苏区干部
A.彰显廉洁自律B.重视经济建设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群众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B.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2021-06-08更新 | 13218次组卷 | 9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