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描述的是中共哪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A.第四次反“围剿”B.第五次反“围剿”
C.红军长征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斯诺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是分水岭”是指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在1936年2月所作的《沁园春·雪》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
B.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到达陕北,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C.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5 . 下列漫画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按其反映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0-06-06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文章中提到的党内这种关于革命道路分歧基本结束于
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B.八七会议召开C.遵义会议召开D.中共七大的召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某次会议的亲历者评价说:“它在党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在内战时期党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的路线”,它是“由错误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的关头。”他评价的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长征的胜利结束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遵义会议的召开
2020-11-05更新 | 454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8-2019年安徽省滁州县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4年11月何其巩建议:有计划的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宜乘“赣匪”西窜之时,力加经营。蒋介石说:“卓见甚是,当存参考。”这反映了( )
A.国民党无力对中共进行全力“围剿”B.西南地区对维护国家安全地位重要
C.国共矛盾并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D.国民党内部斗争削弱围剿红军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申报》的一则新闻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于都、瑞金老巢西窜”。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国民大革命失败
B.抗日战争由此转入相持阶段
C.说明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失败
D.自此中国革命转入又一个低潮
2020-0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