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如雨的子弹夺取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该学者评述的是
A.中共成立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遵义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迁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我军“获得了新的生命”是因为遵义会议
A.通过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B.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长征的胜利结束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遵义会议的召开
2020-11-05更新 | 454次组卷 | 4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的最高地位
2020-08-25更新 | 85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次会议的亲历者评价说:“它在党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在内战时期党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的路线”,它是“由错误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的关头。”他评价的是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二大D.遵义会议
2020-07-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1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这些活动
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B.可佐证长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
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发展
2020-05-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全史》:“……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史上的伟大转折。”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0年6月I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中指出: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城市中心道路
B.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中共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