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大革命失败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大起义中,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战斗、攻击目标都在城市。广州起义的奋斗目标也是在广州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城市政权。“八一功在第一枪”(周恩来语),但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秋收起义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打出了一面党旗;二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走出了一个伟人。

——摘编自余伯流《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与毛泽东的卓越贡献》

材料二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革命新高潮中,农民战争是一个“主要的支流”,“最主要的革命高潮之象征,还是工人运动的复兴”。因此,在党的工作中,“应当坚决相信,在任何一个重工业中,就是建立数人的支部,也比我们在农村中发展百余同志,割据一个乡村还要宝贵”。

——据《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1929年7月9日)等整理

材料三遵义会议特别指出:那种“无把握的及在当时无必要的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使红军和革命战争受到严重损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虽然党中央部署了向晋、陕、甘、绥、宁五省大发展的工作,但这已不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几省首先胜利。中共中央认为那种主张必须占取了中心城市和省城才是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观点是“不合事实”的。

——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共中央基本的革命路线,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这一革命路线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明遵义会议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路线的认识。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2021-09-28更新 | 272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安福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毛泽东与中央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11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做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当然,最激烈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

——摘编自《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4年蒋介石电令某一将领“此次按兵不动,不予截击,贻我国民革命军以千秋万世之污点。着即……堵截,以赎前衍。否则,本委员长执法以绳。”……至一九三五年九月,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南昌起义成功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长征胜利进军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6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简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材料二中的“分水岭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寅恪曾经有关于”以诗证史”的提法,这一提法很受当代人关注。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诗歌作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评述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红军老战士肖锋的日记记载:“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消川边根据地而斗争。现在看来,回江西苏区已不可能,反正只要是抗日救国,再苦再累也心甘。”材料中的“中央指示”精神来自于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2020-02-20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是一些国际记者、作家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斯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股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
索尔兹伯星“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史沫特菜“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安东尼“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2019-12-09更新 | 41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遵义会议从中央领导层面摆脱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的政治军事路线和灵活机动的军事战略。这表明,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的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