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A.反“围剿”已取得胜利B.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始形成
2023-05-25更新 | 5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西柏坡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西通道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红军立即向西进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回忆:“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说明“通道转兵”(     
A.初步显示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才华B.为扭转长征被动局面创造了条件
C.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D.明确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
B.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遵义会议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思想角度看,该会议的重要贡献在于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C.结束了“左”倾思想在党内的影响D.事实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在《红色中华》发表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中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以争取决战的胜利”。该社论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B.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有重要影响
C.是典型的“左”倾冒险主义D.造成了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口号与之相关的是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B.“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D.“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2021-02-05更新 | 544次组卷 | 13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B.长征的胜利结束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D.遵义会议的召开
2020-11-05更新 | 454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国民革命失败
C.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