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各)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7-1991》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三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蒋介石集中了一百万军队向各地红军进攻,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军事上采取“堡垒主义”步步推进。……战局日益恶化,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先后纵横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等十多个省份。……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一转移的成功,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此后走向成功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

——据《中国近代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国共两党为深入推进革命所发动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就歌词中“国民革命成功”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战略转移”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3 . 观察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作家莫里斯·梅斯纳曾说过: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件事像长征及长征中传奇性的事迹那样,能够给予人们以这种极为重要的希望和信心——这种信心不仅表现在人们能够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未来,而且表现在对最终实现这种理想的价值理念深信不疑。

—— [美]莫里斯·梅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反映的是何种书法?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革命史上的长征伟业,长征胜利有哪些伟大意义?
(2)图2属于何种书法?这一书法作品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何年何月何日?其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3)中国汉字从商朝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4) 结合所学知识,请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简要评价。
2020-09-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二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


材料三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请回答:
(1)根据长征示意图,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2)对材料三中“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思考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哪些长征精神?
2020-09-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在民主革命进程中遭遇多次危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据此回答:

(1)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首先表现为认识到以前的做法和思路不能再继续下去。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及时调整?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2)一个政党在危难中找到机遇,就要从实际出发推进新的探索。秋收起义后,中共从国情出发提出了什么革命理论?找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3)“左”倾错误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再次遭遇重大危机。长征途中,中共为摆脱危机召开了什么会议,有何意义?

(4)针对一个政党在危机中的转折,你有何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