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中共一大1921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成立中国共产党,确立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1922上海(英租界)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八七会议1927汉口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遵义会议1935遵义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瓦窑堡会议1935陕北瓦窑堡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洛川会议1937陕北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陕北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西柏坡为建立新中国作准备(工作重心转移)
请任选两次具有关联性的中国共产党的相关会议,自拟论题,结合所选会议与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论证。(要求:明确会议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材料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07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3 . 毛泽东诗词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伟气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东诗词中的党史

诗词摘录出处及创作时间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192512月)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露需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9月)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93510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19362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月)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19566月)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19596月)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整,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5月)

根据上述诗词内容并结合相关党史知识,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鲜明,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2022-02-19更新 | 42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像证史是研究历史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下列图片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请选择其中三幅图片,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图片,明确主题,阐述必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7-2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表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部分伟大精神。

精神名称精神内涵(关键词节选)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理想信念,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选择其中两个(组)关键词,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所选关键词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关键词及相关精神;论证充分,逻辑清楚。)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73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阳花》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老红军马忆湘撰写的一部革命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和战友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地反映了任弼时、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率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战斗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湘西大山里的苦命女孩,为反抗封建压迫,坚决不当童养媳,矢志追求光明,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的艺术形象。

1922年,马忆湘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万坪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在外做工来维持生活。13岁的时候,因地主逼债,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去做童养媳。在婆家,马忆湘受尽虐待,忍受不了逃回了娘家。

1934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万坪打了一个胜仗,马忆湘看到剪着短发、扎着皮带、的女兵十分羡慕,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入红军。后来经过努力,她在红军医院当了一名看护员。

1935年11月,马忆湘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随部队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1937年4月,马忆湘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留在延安后方医院工作,先后当过护士、干事、主任。1941年,与战友晏福生结婚。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人物经历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和全面。
2019-09-1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并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这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1936年,来到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委托宋庆龄推荐名外国医生和一名外国记者到根据地来,以便将红色政权与釭色根裾地最真实的故事讲外界。双方的“一拍即合”使得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6月,斯诺来到保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10月,斯诺返回北平,并开始为外蝶和国内的外文报纸撰写有关他在红色根据地所见所闻的报道。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所有的报道写作。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1月1日,《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出版,同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由此,拉开了美国众多新闻记者赴身“红区”的序幕。

——摘编自曹培鑫《书写“红色圣地”:世界新闻史上的“中国时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史实,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9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结合相关历史背景,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

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0 . 观察下列根据地示意图,回答问题:

从两幅图中至少提取两个有用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

2017-06-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