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象征。”

材料二读图:遵义

材料三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

(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请问这种说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在遵义召开过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

(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代中国青少年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南京大屠杀?

2017-12-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2 . 某同学在整理复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自制了资料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中共一大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运动。
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协议,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党内的“左”倾思想,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017-12-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红色旅游”是指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的是
A.开天辟地,中共创立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C.战略转移,万里长征D.战略反攻,挺进中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比较下列两幅图,对两个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均犯了“左”倾错误
B.前者导致北伐任务失败
C.都遭到外国势力干涉
D.后者促使中共战略转移
6 . 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
C.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
D.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C.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D.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8 . 遵义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017-10-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太湖县熙湖高中2017-2018学年人教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
B.长征是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C.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
D.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

10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结合相关历史背景,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

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