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应用它。”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
B.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2 . 下图描绘了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率领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情景。该图反映了
A.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得以壮大
C.工农红军取得长征伟大胜利D.中央苏区取得反“围剿”胜利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2022-02-25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朱德赋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这一现象
A.开启了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征程B.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探索
C.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D.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2022-02-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指出,“边界红旗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该文章发表于
A.井冈山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过渡时期
2022-02-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级中学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7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北伐胜利进军B.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错误
C.“工农武装割据”的开辟D.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
2022-02-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道路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被称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事件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9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的会议犹如一个又一个脚印,串联起中共成长与成熟的足迹,引领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和实践。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1936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总结长征的历史意义时,毛泽东生动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与材料一有关的是中共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时间是哪一年?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的时间是哪一年?此后,中共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开端是什么?
(3)指出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重要会议的时间和名称,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影响。
10 . 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精神”孕育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
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A.遵义精神苏区精神B.长征精神苏区精神
C.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D.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