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A.AB.BC.CD.D
2022-0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③召开八七会议   ④发动秋收起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3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武装起义的斗争形势图。这次起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C.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4 . 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5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
③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④①③②B.③④②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
2022-01-1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D.中国革命中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
2022-01-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图2
A.①B.②C.③D.④
9 .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革命B.国民革命北伐胜利进军
C.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D.“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10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诸君”及“全国国民”是如何“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的?他们的行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江西红色旅游著名景点的两个艺术作品。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