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1927年4月“五大”时的党员成分

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的特点。这一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的变化及原因。
2019-03-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征服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3 .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从此,在她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图三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两国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019-01-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 下面是毛泽东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这次“远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9-01-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名校联考模拟卷历史试题
5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新和谐公社蓝图

图2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3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材料二

图4 攻打冬宫

图5 井冈山会师


(1)材料一中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材料三中图4指什么历史事件?选择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图5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简要说明图4和图5选择道路差异的原因。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018-1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编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三 第一条 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 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摘编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要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
之“异”的不同国情。
(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了中苏(俄)关系的何种变化?分别反映了两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怎样的特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8-07-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民族中学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井冈山,我们来了!”著名词作家陈晓光、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徐沛东、叶小钢等我国音乐界领军人物刚到井冈山,就迫不及待直奔井冈山五指峰、毛泽东同志旧居等革命历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井冈山红色文化,听取井冈山精神报告会,寻求创作素材,展现了这些著名音乐家对井冈山的深情厚谊。

(1)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谈谈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

8 .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1)结合图一回答,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如何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
(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地军民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什么?
(3)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018-03-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一中2017-2018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要求: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10 . 看图回答问题:

(1)根据5幅图所反映的内容,指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发展趋势。

(2)根据图4,5,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差异,并谈谈你的认识

(3)根据以上5幅图以及所学知识,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教训。

2017-11-2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