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7月中旬,无法按照莫斯科这一方针行事的武汉国民党领袖汪精卫等,发出了“和平分共”的命令。中共中央报之以反抗措施,于南昌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国共两党自1924年以来的合作局面,历经种种危机之后,至此画上了句号。“革命动力只是工农”,理论上是以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为依靠的。但实际上,这一方针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中共与国民党关系破裂后只能从事地下工作,在城市及工矿企业中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仅仅几年时间,它就惨败于与国民党政权在城市里的较量,被迫将全部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二   “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今天东山,明天西山,爬山爬厌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毛泽东还打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站着,老走着,定然不会持久。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往农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的思想理论,并说出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共进行了哪些实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材料二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针对党内一些人关于“红旗到底打的多久”的疑问,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这是对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在实践中领导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而且还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当时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简要分析党领导人民开辟“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54日,两支部队会师的大会召开。陈毅首先讲话,他说:“今天是‘五四'纪念日,我们就在今天来开大会庆祝两个部队的胜利会师,是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并宣布两军会合后,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同志任军长,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在会上说:“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两支红军主力约五千人以上还有八千多农军,共一万多人,参加大会的群众也逾万人,两万多人在会场上高呼口号大唱战歌。

——摘编自付尚文《伟大的井冈山会师一纪念毛主席和朱德同志井冈山会师五十周年》

材料二 (1937年)8月上旬,应国民党邀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国民党继续谈判。由于蒋介石急欲调动红军开赴抗日前线,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松动。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8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各红军游击队也相继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停战以合作抗日的协议。9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8年中共军队改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中共军队改编的原因,并分析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
(2)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2022-02-25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的会议犹如一个又一个脚印,串联起中共成长与成熟的足迹,引领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和实践。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1936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总结长征的历史意义时,毛泽东生动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与材料一有关的是中共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时间是哪一年?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的时间是哪一年?此后,中共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开端是什么?
(3)指出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重要会议的时间和名称,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影响。
6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一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自《秋收起义》

材料二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①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⑤艰苦奋斗的作风。

——切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1-09-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为中心,先占领城市,夺取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起义就是走城市工人武装起义道路,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社会组织只有按照计划生产,才能彻底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再次发生……要想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序的进行经济活动,实现共同富裕,那就只有消灭竞争。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材料三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摘编自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根据国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史实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根据国情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经济的史实。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能直接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诗词选集》

材料二   “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   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印证材料二所作的结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根据材料三说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的策略方针发生的变化。
10 . 研究性试题

材料一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主,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以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道路中,对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地方和理论:
①井冈山     ②南昌   ③瑞金   ④延安   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将序号填入适当位置)
重大历史意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新的革命道路
序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每次理论创新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坚持理念自信、道路自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