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统计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说明
地主富农中农贫雇农合计
占农村总户数/%3.56.419.670.5100
占农村总土地/%45.818.517.318.4100

A.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
B.国民党民生主义已初见成效
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迫切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阶级成分表
阶级
土地革命前(1935年1月)
土地革命后(1939年12月)
数目
百分比
数目
百分比
贫农
204
63.7
136
42.6
中农
50
15.6
123
38.2
富农
16
4.9
22
7.0
地主
12
3.8
0
0
工人
3
0.9
7
2.0
小商人
1
0.3
7
2.0
知识分子
0
0
5
1.5

资料来源:杨英杰《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共产党人》第3期
注释:“知识分子”是小学教师。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下表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土地政策的变动过程。据此可知,该时期土地政策频繁变动主要是由于
A.土地政策尚在探索过程中B.农村土地占有情况的实际
C.各地农村经济状况的差异D.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
2020-09-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27到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比例统计。这一变化源于
A.工人阶级丧失领导地位B.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
C.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D.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九三○年,毛泽东在江西兴国进行了土地关系情况调查(见下表),与此相关的是( )
阶级成分所占人口比所占土地比
地主、富农6%80%
中农20%15%
贫农60%5%
雇农、手工业者13%0%

A.国民革命
B.改旗易帜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
6 . 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主要法律文件统计表(部分)。这些法律文件
时间文件时间文件
1928《井冈山土地法》1942《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1929《兴国县土地法》1946《哈尔滨市施政纲领》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39《惩治汉奸条例》1948《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A.表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
B.凸显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可以印证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轨迹
D.主导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7-13更新 | 796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912—1947年中国22省农民的身份变化情况表(单位:%)。据此可知
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
1912年100492328
1931年100462331
1936年100462430
1947年100422533

A.土地集中,农民无地化趋势增强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C.战争等因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D.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