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2019-07-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各方面态度
12月13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
12月13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12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
12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
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3 . 据《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记载“沈阳事件发生两年以后,人们已看清,当满洲危机可能给列强一个良好时机来巩固战后国际体系时,他们没有把握时机。”这反映出当时
A.日本侵华得到西方列强认可
B.西方列强不愿日本独霸中国
C.日本与西方列强达成侵华共识
D.日本侵华直接威胁列强的利益
2018-05-18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文综历史试题
4 . 据记载,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最先提出了“中国民族”,1902年他又改称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这一称谓成为最流行的时代语。由此可知“中华民族”一词
A.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B.开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征程
C.消除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D.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