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 . 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的时候把售票窗口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

梅兰芳饰梁红玉
A.说明当时京剧的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B.体现了群众对梅兰芳艺术造诣的推崇
C.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要求的共同作用
D.证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3 . 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在贵阳首次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设想,并强调这是一个“整个的根本的方案,而非局部的临时的办法”。目的就是要“挽救今日民族之危急与解除全国民众之痛苦”,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B.对抗战经济准备的思量
C.力图实践实业救国思潮D.认识到民族矛盾占主导
4 .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在此,中共主张
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2022-03-14更新 | 1821次组卷 | 39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九一八”后,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反蒋抗日,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忍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对其意图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运用忠义伦理动员民众反蒋联共B.借助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C.呼吁各界爱国民众投身国民革命D.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全民族抗战
6 . 依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三”的标题应该是
第十三章·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三、……
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敌后抗日根据的发展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东北抗日联军的奋战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7 .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06-09更新 | 5261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历史试题
8 . 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此举意在
A.以史为鉴呼吁和平B.借助时事鼓动变革
C.抵制战争避免惨剧D.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2020-07-11更新 | 5100次组卷 | 57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