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以下出自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所制定的策略路线。

当时,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发动工农群众巩固根据地苏维埃政权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C.总结民主革命经验加强全党团结统一D.调动一切力量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是全国人民抗日指导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下列各项中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举措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团结农民抗战
B.颁布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C.作为中央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D.在河北省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3 . 1938年6月的一天,上海邮局二等一级甲等邮务员徐传贤(1908—1972年)奉命调往中华邮政总局法属越南海防市“中华邮政驻越代表办事处”。后来,徐传贤在《自传》中谈及此事时说:“这个代表和办事处的工作,主要是把上海收寄的包裹邮件通过越南运往蒋管区(注:指国民政府统治区域)。”据此推断,徐传贤的《自传》写作于(     
A.“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日战争时期
B.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C.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2-07-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2-06-22更新 | 7369次组卷 | 59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化
A.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B.表明国共关系开始从对峙走向缓和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说明党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2022-02-2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贺龙是著名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图所示是他曾经佩戴过的臂章。当时他率领的军队属于
A.国民革命军B.北伐军C.中国工农红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条例规定:地主土地收入,不论租佃、伴种一律照原租额减25%,借贷人利息收入,不论新债、旧欠,年利率一律不准超过一分。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耕者有其田”B.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C.适应民主革命形势D.打击地主阶级剥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苏维埃政府并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如租佃土地,开辟荒地,雇用工人等)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如某一乡村大多数农民要求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应照普通农民一样,平均分得土地。这一改变的主要目的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B.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D.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三三制”原则等实施,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在抗日根据地设置行政区,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
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把自己的政策,即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政策的许多部分,改变到更加适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情况。

——《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1225日)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本内容已经列入宪法,这个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正如宪法序言中所说,“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并决定)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整理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1225日)


(1)材料一佐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哪一史实?还应搜集哪些史实以对这一过程做出更全面的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职能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仍然需要存在”的原因。
2021-07-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