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1937年秋漫画家焦心河的作品《拥军》。该漫画揭示了
A.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变化趋势明显B.全民族抗战精神深得民心
C.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减租减息政策得到农民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访问了延安后,把共产党人描述成俭朴的爱国者,而国民党人则是腐败的不可信教者。他的妻子在比较国共两党时则更为坦率。她曾于1937年访问了延安,并把这次旅行说成是“一次发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群新的人类的旅行,这些人正在地球上最古老、变化最小的文明之心脏地带创建一个新世界”。斯诺夫妇这一认识
A.促进了美国对国共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B.颠覆了美国对中共政治形象固化认知
C.验证了延安时期中共建设的蓬勃生机
D.切断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支持
3 . 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反映出
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历史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D.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时间侵华兵力陆军师团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1937年7月32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1941年2月35个投入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1945年8月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