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2015年9月3日的大阅兵引起了小明的历史兴趣,以下是他对阅兵四个英模方阵的解说词,解说正确的是:
选项英模方阵解说
A“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平型关大捷是新四军取得的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在华中举行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中国共产党联合各路抗日武装组成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D“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的作用取代正面战场

A.AB.BC.CD.D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

1912年9月,《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作为教科书首次使用“中华民族”说法,它既强调汉族的主体地位,也说明其他各族(五族)与汉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同时期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新制本国史教本》等书虽大力宣传“五族共和”观念,但均用“中华民国”表述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并未成为首选。

1923年,《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使用“中华民族”表述民族实体的历史课程纲要。依据纲要编订的《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将五族扩大为七族,华族为主体,注重各民族的分合、发展及民族间关系的阐述。1929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施行,“中华民族”一词在历史教科书中频繁出现,内涵也更加丰富,并与“中国民族”“华族”等词汇并用。

1932年,《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强化并凸显民族叙述,中小学教科书纷纷以“概念”的形式使用“中华民族”一词。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初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华民族”的核心概念地位,并强调“中华民族演进”“民族融合与扩大”“全民族团结”“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原因”“中华民族之形成与现在之复兴”等内容的讲述。“中华民族”正式成为族名,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认可。抗战胜利后,仍作为教科书的核心概念保留并传承。

——摘编自杨梅《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一词的概念史解读》

对民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解读。
2024-04-28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38年,抗日救亡漫画宣传队在武汉创办了《抗战漫画》半月刊。《抗战漫画》在武汉出版了12期,武汉失守后,在重庆又出版了3期,后来由于经费困难终止了出版。如图所示是刊发于《抗战漫画》第8期的一幅漫画《反攻》。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军队进入局部反攻作战B.日军逐渐丧失在华作战优势
C.正面战场取得一次较大胜利D.八路军在敌后大量消灭日军
2022-05-09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北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指出:“须知只要是抗日党派,任何一党的发展,都于抗日有利。没有问题,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因此,我们是坚决拥护蒋委员长及其领导下之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并号召全国一致拥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一切服从统一战线B.客观评价了当时抗战形势
C.国共分歧暂时化解D.表明了拥护国民党的态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20-07-12更新 | 5574次组卷 | 7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7年8月至11月上海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物资12400吨。内迁的工厂第一步先迁到武汉,第二步再迁四川,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迁移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和川西各县。自抗战爆发,沿海沿江的民营厂矿40余家率先迁移重庆。以下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C.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D.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2018-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2018-11-01更新 | 5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解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形势图,下列有关这次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
D.是相持阶段对全局胜败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