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0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与《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在重庆、云南、湖南等地为抗战烈士建造忠烈祠和纪念碑,每年举行“国殇”之祭。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对意识形态控制
C.振奋国人抗战精神D.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2022-08-14更新 | 46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1927年10月,中共发表《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揭示了国民党“自绝于工农民众”的反动本质。1937年10月,中共在党内刊物《战斗》刊发“双十特辑”,呼吁完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华加剧民族危机B.中共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趋同D.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022-07-07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测试题(二)-【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54日,两支部队会师的大会召开。陈毅首先讲话,他说:“今天是‘五四'纪念日,我们就在今天来开大会庆祝两个部队的胜利会师,是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并宣布两军会合后,全体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同志任军长,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在会上说:“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有井冈山作为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不断地发展革命。”两支红军主力约五千人以上还有八千多农军,共一万多人,参加大会的群众也逾万人,两万多人在会场上高呼口号大唱战歌。

——摘编自付尚文《伟大的井冈山会师一纪念毛主席和朱德同志井冈山会师五十周年》

材料二 (1937年)8月上旬,应国民党邀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同国民党继续谈判。由于蒋介石急欲调动红军开赴抗日前线,在红军改编等问题上的态度有所松动。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8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各红军游击队也相继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停战以合作抗日的协议。9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8年中共军队改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中共军队改编的原因,并分析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并举一个敌后战场对日军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019-01-30更新 | 168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内容
20世纪80年代前有关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论著中,一般都以1937年为抗日战争的开端,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人们也常常把1937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称之为“抗日战争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界开始讨论把1931年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
1990年后持“十四年抗战”观点的学者越来越多。人们在书写中国抗日战争史时也大多从1931年写起。
2015年《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明确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经历了十四年艰苦曲折的斗争。”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表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7 .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地纪念他们。”

请回答:

(1)毛泽东提出“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毛泽东的话,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2018-01-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单元检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