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1940年8月,中共苏院区党委实行三七分租(地主三成,农民七成),二五减租(由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由对半分租改为三五、六五分租(地主三五,农民六五)和分半减息政策。这些举措(     
A.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目的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瓦解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     
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
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演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这匹野牛就非死不可。”其意在(     
A.争取全国人民对党的支持B.消除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传播中共坚决抗战的决心D.强调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4 .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左”倾路线的正确土地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为党制定了符合全民族当时最高利益的减租减息政策,同样保证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这说明了(       
A.农民问题决定了革命的成败B.毛泽东思想指导了政策调整
C.革命实际促成革命方针变化D.党的农村政策已经日益成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7 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作用”。194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外国仍然有许多人不十分明白,过去二十三年的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一直是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将来依然如此。”这一时期毛泽东强调国共关系旨在(     )
A.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B.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C.推进民族解放战争发展D.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2022-02-27更新 | 573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多数对外战争不太一样,甲午中日战争,从物的层面来说,中国是有能力与日本抗衡的。但由于方略失当、指挥失误以及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中国战败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总格局可以这样概括,即一个战争、两个战场、三种政权。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经过一年多的剧烈变化,这种总格局于1938年年底形成。直到日本战败投降,这个格局才消失。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内部的演变。是在这个总格局中进行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是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实现全民族统一抗日的重要会议,1937年国共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达成。毛泽东指出即便是统一抗日也要坚持独立自主,要保证共产党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要独立。相对于国民党提出的“逸胜论”,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国情的《论持久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组织发动了包括淞沪会战在内的20余次大规模战役,实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目的;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群众联合抗日,并开展游击战收复失地。中国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得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和支持,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陈春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两个战场”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022-02-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

(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材料三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请回答: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列出国共两党抗日的战例各一例。并阐述其意义。
2022-02-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2022-0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扩大会议上指出,“互相斗争过的军队变成统一的国民革命军了”,“穷苦的民众大批的起来参加民族解放运动了,在敌人后方空前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发动起来了”。这表明,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建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
C.抗战反攻阶段已经到来D.国共双方合作成效显著
2022-01-05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