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至2月所刊登的有关“蒋委员长”的报道。这些报道(       

日期

版面

标题/图像/讲话

1月11日

第四版

《蒋委员长告国民书》

1月17日

第二版

《蒋委员长坚决抗战》

1月19日

第二版

《蒋委员长表示绝不接受敌要求》

2月6、7、8、9、10、11日

第二版

2月6日,在报眼位置刊载蒋介石头像,旁边写着:拥护蒋委员长抗战到底;同时从6日到10日连载蒋介石的《抵抗外辱与振兴民族》;2月10日刊载《八路军迭胜敌军蒋委员长传电嘉奖》

2月20、21日

第二版、第三版

2月20日,第二版刊载《蒋委员长昨主祭殉职空军,各界热烈慰劳将士》;20、21日连续刊载《蒋委员长昨晚广播讲稿》

2月27日

第二版

《粤汉路员工爱国可风,蒋委员长昨传电嘉奖》

2月28日

第三版

《意大利幼童函蒋委员长致敬》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旨在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抗战领导权
C.有利于营造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氛围D.是对国民政府书报检查制度的妥协
2023-03-20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国民革命的兴起C.五四运动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开展
2023-03-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8年夏.琼崖华侨代表大会召开’呼吁“凡我琼侨,对于救国救乡,尤应乘时而起,共做最大之努力,一齐发动,速行组织,互相联系,共谋团结”。以此为例可知(     
A.全民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B.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C.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D.民族危亡激发起爱国热情
2022-07-14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12月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1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一文中指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尊重蒙、回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这一政策(     
A.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
B.注重保障各民族的独立与发展
C.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推动人民群众参加反蒋的斗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开始了党的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

-摘编自柳礼泉《抗战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至1948年底,大约有1.5亿人口地区完成土改任务,使得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胜利,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鼓舞了解放军指导员的士气。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土地政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储领)提出:本党器与各党各额及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源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共产党这一做法
A.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B.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C.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有利于巩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