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8年3-4月间,国民党第三战区陶广军陶柳师渡过钱塘江,在江北转战半载。1939年1月,该师回到杭嘉湖地区,活跃在桐乡、崇德一带,5月猛攻桐乡,6月奇袭乌镇。这反映出(     )
A.抗战相持阶段日方吃紧B.国民党采用敌后游击战
C.敌后战场上升为主战场D.中共游击战术受到肯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发起后,9月卫立煌、阎锡山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制定了配合百团大战的攻击部署。1941年,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彭德怀制定了关于配合国民党军应对进攻中原之敌的作战部署。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A.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B.国共两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国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共文委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普遍开设近代世界史与中国革命史课程,教材由马克思主义史学小组编写,涉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性质和动力等内容;八路军也要求所有干部和战士学习历史。据此可知,当时
A.马克思主义引导了国民教育B.抗日根据地教育体系完备
C.历史教育成为文化工作重心D.中共重视文化领域的抗战
2022-03-22更新 | 34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面对轴心国集团的军事威胁和侵略扩张,1941年2月美英两国举行秘密会议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并未因遭到日本的攻击而转移其战略重心,仍坚持这一战略。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与英国的战略目标完全一致
B.中国持久抗战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
C.日本战略重心仍在中国敌后战场
D.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压力减轻
2022-03-22更新 | 600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种变化
A.扩大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铲除了实行土地革命的障碍
C.表明了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D.适应了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38年,由周恩来领导的国民党军政部第三厅策划绘制的《全民抗战》出现在黄鹤楼墙壁上。画面上绘出了了前方抗日将士奋勇前进,后方军民合作,同仇敌忾的场景,令人涌起满腔抗战热血。这幅在战火中诞生、后又毁于战火的“抗战以来的第一幅大画”
A.成为国共军事合作的典范B.激励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C.适应了相持阶段抗战需要D.反映敌后军民抗战精神
2022-03-11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分析道:“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一认识
A.配合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适应国家形势的变化
C.有利于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D.推动国共关系的缓和
2022-03-05更新 | 38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南昌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蒋抗日”,从“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这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对外政策的调整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剧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22-03-03更新 | 610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上海即将沦陷之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谢晋元等八百壮士(实际只有400多人)奉命退守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士气的英雄事迹。此役
A.加快了徐州会战的胜利进程B.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C.践行了国共合作抗日的理念D.使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大为好转
10 .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对于文化落后的中国而言,迫切需要文化的大众化运动建立大众的新文化,“要从黑暗中的中古时代的睡梦中把民众唤醒,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现实的存在”。此认识
A.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B.指出了当时中国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C.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赞同
D.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2022-03-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