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45年 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于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A.抛弃了“ 耕者有其田” 的纲领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C.维护了无产阶级利益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
2 . 1938年后京剧《岳飞》《徽钦二帝》《戚继光平倭》、越剧《花木兰》《太平天国》、汉剧《卧薪尝胆》等在上海、武汉及其他各地上演,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这体现了(     
A.高雅艺术与市民文化的杂糅B.古典文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C.戏曲内容与呈现方式的革新D.传统文化与时代诉求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8年3月,国民政府决定设立国民参政会,9月颁布了《省参议会组织条例》。根据该条例,11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指出:“我全国在国民政府与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建立代表全国民意之国民参政会……陕甘宁边区,特本此项伟大昭示并遵照国民政府本年九月二十六日命令及同时颁布之省参议会临时组织条例,决定改陕甘宁边区议会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这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     
A.中共与国民政府达成一定的妥协B.国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了保障
C.国民政府抗战路线开始得到认同D.陕甘宁边区政府完全失去自主性
2022-10-3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5 . 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3年,国民党宣称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指出:“五四运动的发生,虽是青年学生激于爱国的热情,为一种爱国的自发的救国运动,但其内容原因,完全是本党革命思想普遍深入青年心坎的效果。”国民党这一论述意在(     
A.借助三民主义凝聚抗战共识B.强调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C.巩固其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D.号召国民坚定国民革命奋斗目标
7 . 1939年1月14日,《新华日报》发表文章,针对中间势力提出的“军队属于国家,不可使军队与特殊主义发生联系”“一个主义”的错误主张,严正指出: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该文章旨在(     
A.增强国人坚持抗战的决心B.维护全民族的抗日大局
C.壮大敌后战场的抗日力量D.宣扬国民党的抗战路线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以今年的双十节纪念的意义,就在于指示民众:中国革命已经到了新的阶段,要开辟新的道路——国民党既然与共产党分裂,既然自绝于工农民众,既然自绝于他过去的革命历史,自绝于辛亥革命的事业,既然背叛革命。那么,民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自己武装起来夺取政权,完成辛亥所开始的革命!

如今广东两湖的工农暴动已经起来,虽然部分的有失败,但是国民党军阀的屠杀,并没有能征服我们,我们只有继续努力奋斗,达到民众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1927年10月10日)

今年双十节,又正当着全国主力部队激烈地进行着保卫武汉的血战!这些军队,多少都经过北伐的洗礼,有着革命战争的光荣传统,而又在当年北伐统帅蒋委员长领导之下。中国革命军队,从辛亥,到北伐,到抗战,在武汉不但有史的联系,而且有血的联系。辛亥革命,是在中华民族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领导之下创造的。十二年前的北伐战争,现时的抗战,又正是蒋委员长所领导的。三民主义是这三次革命的旗帜。现今日寇占领了半个中国,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我们共产党人,愿追随国民党之后,号召全国人民帮助国民党,一致为战胜日寇,建立三民主义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摘编自《辛亥、北伐与抗战》(1938年10月10日)


上述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文章,据此提取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明确提取不同之处,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10-02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5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军阀的统治C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9 . 1937年8月25日,朱德与彭德怀发表就职通电:“部队现已改编完毕,东进杀敌。德等愿竭至诚,拥护蒋委员长,追随全国友军之后,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电文中的“部队”指(     
A.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D.西北野战军
10 . 全民族抗战时期,根据地的戏剧“每个剧本要以它所触及的那个问题的政策为核心,通过我们的创作,向群众宣传和解释革命的政策”,“要适合当时当地的具体要求,服从当时当地的政治任务”。由此可见,这些戏剧(     
A.注重揭发剥削阶级的残酷性B.注重传播进步的意识形态
C.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战热情D.积极维护国共两党的合作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