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梁正宇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国民大革命接连取得胜利B.国民党军队全力“围剿”红军
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出现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019-01-30更新 | 5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B.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C.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D.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44年春天,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
A.报纸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中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B.美国中学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C.中国中学更注重政治导向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
D.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
6 . “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表明
A.卢沟桥事变具有偶发性B.卢沟桥作为事变的地点有深刻的背景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D.日本国内形势迫使日本占领卢沟桥
2018-11-1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康有为率领千余举人开展公车上书。在上书中,一方面提出“迁都西安,整军再战”的“权宜应敌之谋;另一方面,提出了“立国自强之策”,希望光绪帝实行开矿、机器生产的富国之法,勤工、惠商的养民之法,立学堂、开报馆的教民之法,以及每十万户选一议郎,“上驳诏书,下达民词”的主张。
材料二:1937年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宣言倡导“迅速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战争”,“实现民权政治,安定民生”,并重申中共中央“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权、改编红军”的四项保证。
(1)分析两则材料背景的相同之处,概括两则材料中的相似主张。
(2) 两则材料中,为了实现其目标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
8 .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9 .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抬头
C.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中共积极推动全民族抗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1913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 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