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贵州省境内素来饮酒成风,以苞谷酒为主、高粱酒次之,也有橘子酒和葡萄酒等。抗战全面爆发后,贵州省却鼓励全省人民减少或禁止饮酿酒的同时,还颁布法令法规,从源头上禁止用食粮酿酒,并对违反者给以严重处罚。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贵州省法令法规严苛B.人口内迁致粮食紧张
C.整顿民风民俗的要求D.国家战备调控的需要
2 .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指出:“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下列事件发生在“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的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B.淞沪会战C.发动百团大战D.中共七大
3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建立,1935年12月该政权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不久又改“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1936年8月,中共中央致信国民党中央,提出“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上述变化
A.进一步详细阐释了中共主张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表明国共第二次合作已达成D.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苦笑录》中说:“不过那谜慢慢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理解正确的是
A.联共抗日的曙光
B.完全敌视共产党
C.国共永远和平共处的曙光
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