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抗战时期的诗歌,多转变为明快、简结的风格。如艾青的诗歌由战前的风郁变得充满热情。就连雌望好、何其芳、卞之琳这样的唯美诗人也一改柔风,甚至发出激越的吼声。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文学大众化趋向B.时代局势影响文化取向
C.国民政府重视文化建设D.唯美诗歌丧失市场需求
2024-03-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了《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秘密文件,又制造一系列军事冲突摩擦,加紧反共,然而中国共产党却极力限制自己对抗政策的范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寄于反法西斯盟友的调停
C.着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D.依靠正面战场的抗日力量
2023-03-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近代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抗日民族英雄的是(     
①关天培             ②邓世昌             ③林则徐             ④戚继光             ⑤杨靖宇             ⑥谢晋元
A.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3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解放日报》开辟了《常识讲话》栏目,分期梳理了从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在文学、数学、科技等诸多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共这一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凝聚民心坚持抗战B.促成国共合作实现
C.复兴中国传统文化D.主导抗日的话语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西迁后,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战时首都。当时华北、华东战区和沦陷区的抗日救亡团体和民众纷纷汇聚武汉。这反映了(       
A.抗战防御阶段到来B.正面战场抗战活动结束
C.抗战形势明显好转D.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6 .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学者们克服重重困难,把大量书籍和珍贵实验设备迁到昆明;国立西南联大教授曾昭伦率领考察团前往大凉山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并写成《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以上事件的时代背景是(     
A.民族战争促使文化教育机构转移B.知识分子投身“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南京国民政府引导西部地区开发D.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2023-02-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40年2月11日《申报》:“拉木登珠,业经明令特准继任为第十四辈达赖喇嘛。其坐床大典所需经费,著由行政院特饬财政部拨发四十万元,以示优异。此令。”发布“此令”的国民政府驻地在(     
A.重庆B.武汉C.南京D.广州
2023-02-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国家总动员画报》于1938年刊登的漫画家林璟的作品《壮丁们!为了祖国,还不从军?》。该漫画旨在(     
A.唤起青年抗战热情B.肯定敌后战场的主战场地位
C.批评片面抗战路线D.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 . 下图所示为画家林璟于1938年创作一幅名为《壮丁们!为了祖国,还不从军?》的漫画。画中的男子一手握钢枪,一手指向前方,其背后是万里长城,天空中缭绕着战火。该漫画意在(     
A.肯定团结御侮的呼声B.唤起国民的救亡意识
C.推动统一战线的形成D.宣扬抗战的必胜信念
2022-07-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2022-07-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